欧盟:“北溪”天然气管道爆炸事件是蓄意破坏造成
当地时间5日,北溪欧盟委员会召开午间新闻发布会,欧盟会上谈到瑞典方面调查“北溪”天然气管道爆炸事件的气管进展时,欧盟相关负责人确认管道是道爆被人为蓄意破坏的,相关调查正在进行。炸事(总台记者 宋亮 顾鑫)
相关报道
“北溪”现场发现爆炸物痕迹,意破幕后黑手何时浮出水面?坏造(中国新闻网 2022年11月19日)
中新网11月19日电 对“北溪”天然气管道泄漏一事的调查已有月余,瑞典方面又有新进展。北溪瑞典检方18日表示,欧盟调查人员在受损的气管“北溪”管道现场发现了爆炸物的痕迹,这证明,道爆是炸事有人在蓄意破坏。
资料图:“北溪”天然气管道发生泄漏。意破“现场发现爆炸物痕迹!坏造”
瑞典检察院18日通报调查进展,北溪确认“北溪”天然气管道爆炸是“蓄意破坏”。检方称,技术分析显示,目前找到的几件物品都有爆炸物痕迹。
瑞典媒体早在上月就公开了无人潜航器拍摄的现场视频。视频画面显示,“北溪-1”管道泄漏部位缺失了一段至少50米长的管道,剩余处的金属管壁也出现变形。
据介绍,潜航器拍摄位置在海平面以下约80米深处,只有极为强大的力量才能使极厚的金属产生视频中的变形。管道周围的海底也曾受到巨大冲击。
各方调查都指向一个结果?
从俄罗斯通往德国的“北溪-1”天然气管道曾是欧洲能源运输的“大动脉”。9月底的爆炸发生后,各界纷纷开展调查。
资料图: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总部大楼。目前为止,丹麦、瑞典、德国等多方都向波罗的海地区派出过调查船,工作人员通过对管道底部进行拍照、检查和研究,来调查事件发生的原因。
丹麦方面10月中旬的初步调查结果也显示,管道损坏是由剧烈爆炸造成的。
爆炸过去一个月后,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也获准参与现场调查。俄方发现了两个深度为3米和5米的坑,爆炸扯掉了一段40米长的管道,与此次瑞典公布的调查结果相近。
瑞典方面表示,目前各国的合作进展顺利,但暂不会提供进一步信息,以便调查人员能够“安静地”继续工作。
幕后黑手何时浮出水面?
“北溪”管道爆炸事件的幕后黑手到底是谁?目前还不得而知。
资料图:俄总统新闻秘书佩斯科夫。10月底,俄国防部曾表示,有英国专家参与对“北溪”天然气管道和俄黑海舰队的袭击。不过,英国国防部随即否认了俄方说法。
瑞典检方则认为,他们已经进行了“非常复杂且全面”的调查,并将继续分析以得出更可靠的结论,并确定是否能通过分析发现嫌疑人。
俄罗斯总统新闻秘书佩斯科夫也表示,瑞典方面的数据已支持“北溪”管道泄漏是遭“蓄意破坏”或“恐怖袭击”所致,再次证实俄方掌握的情况。
佩斯科夫认为,继续调查、找到“幕后黑手”至关重要。
(责任编辑:娱乐)
-
从技术架构和技术路线上,CARIAD采用了持续发展演进、持续优化的开发模式,未来的开发方向是朝着L4级别前进。作为大众汽车集团电动化转型的主推手,软件公司CARIAD的战略正加速落地。“CARIAD重 ...[详细]
-
炒股就看,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本报记者 张枕河近期,欧美等发达市场观望情绪有所升温。知名资金流向监测机构EPFR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月8日的一周内2月2日至2月8日),欧 ...[详细]
-
炒股就看,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每经记者 李沛沛 每经编辑 叶峰 作为各家机构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披露其持有的股权及资金去向的重要文件,13F报告通常都被投资者视为“风向 ...[详细]
-
国家部委、龙头企业加强“找矿”,钢铁行业离铁矿石自由有多远?
钢铁行业复苏背景下,石供应或仍将成为挑战。2月15日,贝壳财经记者关注到,民营钢企龙头敬业集团与海南矿业有望在铁矿石领域加强合作。铁矿石是钢铁产业重要原料之一,但国产铁矿存在“贫矿多、富矿少”的特点, ...[详细]
-
来源:中国基金报近日,湖南盛大金禧金融服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盛大金禧”)被质疑“爆雷”。11月22日上午,湖南省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相关人士向中国基金报记者表示,有关部门现已成立专项小组,目前案件仍在调 ...[详细]
-
03868)盘初反弹,上涨4.36%,现报2.87港元,成交额1024.18万港元。近日,高盛发布研究报告称,将今年中国洁净能源喜好行业由风能转至太阳能,认为太阳能需求的增长前景强劲,特别是多晶硅价格 ...[详细]
-
茅台官网删除高卫东相关信息 反腐专题片首度披露其大肆对抗组织审查
日前,茅台集团官网已将有关高卫东的图文全部删除。近日,茅台原董事长高卫东被检察机关提起公诉。同时,贵州卫视近期播出的反腐电视专题片《一严到底——贵州正风肃纪反腐》中,高卫东出镜忏悔,并首度披露其大肆对 ...[详细]
-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详细]
-
据中国载人办公室消息,北京时间2022年9月1日18时26分,航天员陈冬成功开启问天实验舱气闸舱出舱舱门。至19时09分,航天员陈冬、航天员刘洋成功出舱。目前,两名出舱航天员已完成安装脚限位器和舱外工 ...[详细]
-
比本周二CPI更让美国消费者头疼的问题:新的通胀压力可能来自供应链
来源:华尔街见闻消费者需求不足造成的库存增加持续推升仓储费用。1月美国仓储价格同比上涨10.6%。供应链人士预计,第二和第三季度,因将集装箱作为临时仓库而每日产生的费用将激增。金融市场密切关注本周二公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