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焦点 > 下半年经济形势前瞻:增量政策工具如何谋划 正文
时间:2025-07-06 08:45:40 来源:网络整理 编辑:焦点
我国经济正处于企稳回升关键窗口,三季度至关重要。随着疫情得到控制,以及稳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落地见效,6月以来经济触底复苏,2022年下半年中国经济回暖可期。每到年中,按照惯例,一场重要的经济工作会议将
随着疫情得到控制,济形具何以及稳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落地见效,势前6月以来经济触底复苏,瞻增2022年下半年中国经济回暖可期。量政
每到年中,策工按照惯例,谋划一场重要的下半经济工作会议将召开,为下半年经济工作定下基调。年经近年来,济形具何中央政治局均在7月下旬召开会议,势前分析研究经济形势,瞻增部署下半年经济工作。量政
多位专家分析,策工我国经济正处于企稳回升关键窗口,三季度至关重要。维持良好复苏势头,需要财政政策加大逆周期调节,可能的增量政策工具包括发行特别国债、提前下达和使用2023年新增专项债额度等方面。货币政策要加力配合,更加关注经济增长和就业,加大对小微企业的支持,稳定市场预期,力促经济企稳回升。
确保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
二季度中国经济受到新一轮疫情的严重冲击,但依然顶住压力实现了正增长,稳住了经济大盘。其中,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速从4月份的-2.9%,迅速恢复至6月份的3.9%,基本恢复到去年四季度的水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结束了3个月的负增长;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回升至5.6%,投资成为稳经济的重要支撑。
在疫情防控方面,6月28日,国务院发布《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方案(第九版)》,将风险人员的隔离时间从“14+7”缩短为“7+3”;次日工信部宣布取消通信行程卡的“星号”标记,在统筹疫情防控与经济增长上迈出了一大步,使得市场对三季度经济复苏的前景更加乐观。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确定了国内生产总值增长5.5%左右的全年预期目标。上半年经济增长2.5%,意味着实现全年经济增长目标,还需要付出更加艰苦的努力。近段时间以来,全年经济增长目标能否实现、如何实现成为市场讨论的焦点。
政治局会议将对当前经济形势作出判断。华兴资本首席经济学家李宗光表示,预计一方面会对经济复苏势头充分肯定,肯定二季度付出的努力;另一方面,对于经济面临的挑战和困难也会充分估计。从全局看,更可能的是督促各方尽最大努力,确保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更重要的是,确保下半年物价稳定和完成就业目标。
财政货币政策配合加力
今年以来,积极财政政策靠前发力、不断加力,有力地托底经济。
粤开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罗志恒曾告诉第一财经,下阶段出台增量财政政策的必要性较大,主要是超预期的疫情引发的收入减少、支出增加的缺口需要得到弥补。若政策不加码,预计2022年基建投资增速将前高后低,随着靠前发力结束以及可支配财力未新增,土地出让收入大幅下降,四季度基建和经济增速可能回落。
国家信息中心总经济师祝宝良表示,财政政策是主要政策手段,应加快筹划财政增量工具,稳定市场预期。可能的工具包括,发行特别国债、提高财政赤字率增发普通国债、提前下发2023年的新增专项债额度等。
在财政增量政策中,特别国债呼声最高。祝宝良指出,经济下行和防疫使财政收支缺口扩大,土地出让收入大幅度低于预算,财政收支压力加大。考虑到中国的财政支出和减税的乘数在1.25左右,为稳定2022年下半年经济,建议在扩大8000亿元政策性银行贷款额度、提前下发2023年的新增专项债额度的基础上,再发行1万亿元特别国债,用于对防疫、社保、就业、教育、基建等重点领域支出的保障力度,发行消费券,发挥消费对经济循环的牵引带动作用。
但也有不少专家认为现在还未到动用特别国债的时机。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教授吉富星此前告诉第一财经,特别国债是特殊时期的应对举措,不是常规政策工具,不建议频繁使用,可以作为财政增量工具的备选项。在面对经济下行压力时,可以优先动用常规增量财政政策工具,比如,目前政府债务余额距离限额还有较大空间,可以动用存量额度空间;另外可以考虑加强跨周期调节,通过人大批准后,将明年部分专项债额度提前到今年使用。
“货币政策应更加关注经济增长和就业。”祝宝良强调,只要办好自己的事,保持经济稳定增长,积极回应外资企业来华营商便利等诉求,树立中国负责任大国形象,全球金融环境收紧和中美利差缩小并不会导致人民币贬值。
祝宝良强调,国内需求收缩,通胀压力减小,大宗商品价格上涨是输入性和疫情供给冲击造成的,不能通过货币政策紧缩来解决。货币政策需要为财政发力提供宽松的流动性环境,降息降准仍有空间。要加大对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财政贴息贷款。发放稳岗贷款,支持专精特新中小科技企业稳岗、扩招大学毕业生。
稳定市场预期
在全球经济充满不确定因素、疫情形势复杂严峻的情况下,稳住市场预期和信心至关重要。
在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主任尚福林看来,稳预期的关键是稳宏观环境。多采取有利于经济稳定的政策措施,加大跨周期和逆周期调节。在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同时,加强与产业、环保等政策间统筹协调。做好政策出台前对经济发展的影响评估,充分考虑政策衔接和叠加效应,让政策实施效果更加精准。
“眼下我国经济企稳回暖面临的最大挑战就是经济主体信心不足、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不振。”中央财经大学副校长马海涛建议,要把财政资金投向最需要的部门、机构和市场主体,特别是发展非常困难的小微企业,帮助其修复资产负债表和现金流。例如,可以借助政府采购工程的招标和实施,有针对性地为中小微企业输送项目和资金;通过提高稳岗返还比例、发放留工补助和扩岗补助的方式直接向市场主体输送资金。
近期,一些地区发生了烂尾楼断贷风波,过去一年持续陷入困境的房地产形势进一步严峻。下半年,房地产调控政策是否会有新变化备受关注,稳住房地产市场预期是关键。
李宗光认为,过去一年多来,房地产行业困难的根源,在于民营地产商普遍陷入流动性困境,信心普遍不足。因此,房地产行业走出困境成本最低,也最有效的方式,是尽快改善民营地产商的流动性,尽快恢复民营地产商的信心。政治局会议可能会在鼓励房地产行业健康发展、改善需求、加强监管等方面提出一系列指导意见。
祝宝良建议,应因城施策,加大对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的支持力度;优化商品房预售资金监管,通过“重点额度监管”提升预售资金使用的灵活性,让除去工程所需之外的超额资金能尽快回到开发企业,加快资金周转;对房地产监管政策实施逆周期调节,适度降低“三条红线”的条件和达标期限,保障房地产企业的资金链不出现断裂。
京东高管降薪最多20%、给十几万德邦兄弟提升待遇 刘强东“放大招”意欲何为?2025-07-06 08:38
欧盟据称将“高抬贵手” 反对微软世纪收购案的只剩下英美?2025-07-06 08:31
景创科技:持续经营能力受质疑 业绩下滑风险无解2025-07-06 08:20
特斯拉又双叒叕降价了! 美国Model S降幅超5%2025-07-06 08:18
威马汽车全员降薪 CEO沈晖呼吁公司上下共渡难关2025-07-06 07:54
中国酿酒大师:张坤——红星“勾调之魂”2025-07-06 07:50
中国酿酒大师:李绍亮——四十年沉淀酿酒之道2025-07-06 07:33
进军地产豪掷百亿,却遭三次点名!友邦人寿追逐不动产能否持久?2025-07-06 06:54
《苍兰诀》等暑期档爆款 为何没拉动爱奇艺会员收入增长?2025-07-06 06:28
长江十年禁渔再“提速”:将全面实施水生生物保护修复重大工程2025-07-06 06:25
11月贷款报价利率(LPR)出炉 LPR已连续三个月“按兵不动”2025-07-06 08:02
绝味的自救:上市回血2025-07-06 07:38
美众议院道德委员会对履历造假议员桑托斯展开调查2025-07-06 07:35
改版Model Y要来了?特斯拉据称向供应商询问报价 预计明年投产2025-07-06 06:55
石药集团发布前三季度业绩 股东应占基本溢利46.24亿元同比上升14.5%2025-07-06 06:38
永利澳门拟发行本金金额为6亿美元可转换债券2025-07-06 06:34
来看使用说明!微信支付加入数字人民币钱包快付2025-07-06 06:32
“转贷”赔了夫人又折兵:经营贷还房贷,银行起诉借款人提前还款2025-07-06 06:15
英国竞争和市场管理局将把微软与动视暴雪的交易转为深入调查2025-07-06 06:12
万元招聘出境领队 导游市场要“火”2025-07-06 0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