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新能源乘用车批发量同比翻倍!新车型密集上市,车企开足马力赶订单
文/李嫒嫒
9月7日,月新乘联会发布数据显示,乘用车批初步统计,发量翻倍8月乘用车市场零售187.9万辆,同比同比增长29%,新车型密较上月增长3%。集上其中,市车新能源乘用车批发量同比增长100%。企开
乘联会表示,足马目前政策提振汽车消费信心效果很好,力赶因此车市零售同比实现较高增长。订单
中国证券报记者日前在安徽合肥走访时发现,月新随着新能源汽车下游需求持续旺盛,乘用车批多家车企和零部件企业生产车间一派繁忙景象,发量翻倍都在开足马力赶订单。同比
江淮蔚来合肥先进制造基地车间。记者 李嫒嫒 摄新能源乘用车批发量同比翻倍
乘联会数据显示,初步统计,8月乘用车市场零售187.9万辆,同比增长29%,较上月增长3%。全国乘用车厂商批发209.0万辆,同比增长38%,较上月下降2%。
来源:乘联会乘联会表示,进入8月中下旬,汽车消费信心通过“政策的推动引导+厂商的促销刺激+经销商的终端优惠降库”等措施得到提升。
其中,8月全国新能源乘用车市场保持强势良好态势。乘联会表示,考虑到主力企业中的个别企业因7月减产因素带来的8月回补,主力企业(万辆以上)占比较上月会有稍高,预估8月新能源乘用车厂商批发销量62.5万辆,环比增长10%,同比增长约100%。
来源:乘联会乘联会表示,尽管国家出台了燃油车购置税减半的鼓励政策,但新能源车市场化增长动力较强,尤其是当前各地对于新能源车型的促消费政策,无论在补贴金额还是覆盖面上均不低于燃油车。
9月6日,河南省稳住经济大盘专题工作会议指出,要加快促进消费回补,进一步研究出台支持新能源汽车消费的政策措施,积极推动公共领域车辆电动化替代,围绕中秋、国庆等节日组织各类促销活动,释放消费潜力。
此外,山东、吉林相同价格档的新能源车型可获得比燃油车更高的补贴金额,北京、上海均出台仅针对新能源车的以旧换新补贴。“因此新能源车市场仍将保持迅猛增长。”乘联会表示。
新车型密集发布,车企开足马力赶订单
受益于新能源车市场迅猛增长,车企生产一线也开足马力赶订单。比亚迪9月7日在互动平台表示,由于订单很多,车辆交付上相对较慢,目前等待时间较长。公司在积极安排和部署,以加速相关车型的产能提升。
“目前,江淮蔚来合肥先进制造基地生产火热,用户订单正有序排产下线。”江淮蔚来合肥先进制造基地负责人辜向利对中国证券报记者表示。
辜向利表示:“从今年6月份开始,基地总装车间逐渐采取‘双班制’进行生产,依托基地高柔性化的OTD订单生产制造,包括ES7和ET7在内的5款车型正源源不断地从基地生产下线。”
乘联会数据显示,9月重点上市新车共计13款,其中合资品牌产品仅4款,其余9款均为自主品牌产品;除了1款中期改款产品,其余12款均为全新产品;燃油车型有9款,新能源车型有4款;4款为轿车,7款为SUV,2款为MPV。
来源:乘联会9月6日,赛力斯汽车与华为联合设计的首款智慧豪华纯电SUV——AITO问界M5 EV正式发布。
此外,智能电动轿跑蔚来ET5预计9月30日起开启交付。随着新能源车新车型的相继交付,下半年新能源车销量有望持续攀升。
日前,乘联会将全年新能源乘用车销量预测上调至600万辆。光大证券表示,持续看好政策利好驱动下供需双向优化带动的新能源车销量爬坡趋势。
相关文章:
相关推荐:
- 汪小菲大S互撕,张兰、麻六记赢麻了
- 突发!俄罗斯宣布制裁74家外国公司,涉及11个国家!俄外交部:对俄美对话持开放态度
- 1-10月北京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累计完成5022.9亿元
- 美国明知“陷入险境”,却无计可施
- 机构预测金价上涨 因债务担忧和地缘政治紧张局势!
- 中金所回应“乌龙指”:某客户对交易软件不熟悉所致!昔日零售巨头将被收购?公司回应…
- 富士康厂妹华丽转变!立讯精密王来春登顶界面新闻2022年度女性CEO榜首
- 太平洋酒吧发布中期业绩 股东应占溢利120.7万港元同比扭亏为盈
- 中信证券:维持敏华控股买入评级 目标价10港元
- 英国人又想换首相?大规模抗议、数十万人请愿提前大选,但这些可能都没用
- “大多数国家没有跟随美国,相反已有十几个国家申请加入”
- 收评:港股恒指涨0.57%龙湖涨3%,中字头爆发疫苗股杀跌
- 刘强东内部信放大招:高管降薪提升基层待遇,将设住房保障基金
- 全球央行观察|恶性通胀成“最后一根稻草”,欧洲央行即将祭出史上最猛加息?
- 11月21日银行早报:特定养老储蓄试点正式启动,多家银行积极落实“金融16条”
- 扎波罗热核电站又发生十多次爆炸,俄乌互相指责
- 上谕集团发布中期业绩 净利润628.7万港元同比增长16.6%
- 央行、银保监会:稳定房地产企业开发贷款、建筑企业贷款投放
- 隔夜要闻:美股收跌 美投资者热买中国看涨期权 马斯克裁推特销售员工 起底世界杯金主卡塔尔能源 迪士尼换帅
- 为何这波疫情居高不下?国家疾控局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