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9日对乌“宣战”?宣战俄否认!定了,日对日飞“末日飞机”参加!乌俄美已训练2万多乌士兵,定末多乌新冠死亡人数超百万!机参加美韩宣布:亚洲首个!已训土耳其通胀创新高!练万
上证导读
据塔斯社5月4日报道,士兵俄罗斯总统新闻秘书佩斯科夫当天表示,宣战关于俄罗斯将于5月9日卫国战争胜利日宣布军事总动员的日对日飞消息“不可信”“纯属无稽之谈”。
在乌克兰东南部城市马里乌波尔的乌俄亚速钢铁厂,4日再次发生激烈战斗,定末多乌俄军动用多种武器对亚速钢铁厂实施打击,机参加美乌克兰方面一度与亚速钢铁厂的已训乌方守军失去联络。
据路透社报道,练万美国《纽约时报》当地时间4日援引美国高级官员的话说,美国提供的情报帮助乌克兰军队打死俄军将领。此外,美国国防部4日证实,2015年以来五角大楼已训练超过2.3万名乌克兰士兵。
根据土耳其统计署当地时间5月5日公布的数据,4月份土耳其通货膨胀率较上一个月增长7.25%,达到69.97%。继2月、3月之后,再创近20年通胀新高。
美国媒体4日发布的一项民意调查结果显示,美国民众对国家经济的看法为10年来最糟,多数人认为拜登的政策有损经济,政府抑制通货膨胀不力。
5月9日对乌克兰“宣战”?
俄方回复了→
据塔斯社5月4日报道,俄罗斯总统新闻秘书佩斯科夫当天表示,关于俄罗斯将于5月9日卫国战争胜利日宣布军事总动员的消息“不可信”“纯属无稽之谈”。
当有记者问道俄罗斯是否有可能在5月9日对乌克兰“宣战”时,佩斯科夫再次强调“一点可能都没有”。
俄罗斯国防部4日表示,俄军正在扩大对顿巴斯地区的控制。这一消息也得到了乌克兰方面的证实,乌克兰武装部队总参谋部表示,俄军正试图加快对乌克兰东部地区的进攻步伐。
△央视财经《第一时间》栏目视频
俄罗斯国防部长绍伊古在4日召开的会议上说,俄军和顿涅茨克、卢甘斯克武装力量一起正在扩大对顿巴斯地区的控制。
另据乌克兰国际文传电讯社报道,乌克兰武装部队总参谋部4日表示,俄军正试图加快对乌克兰东部地区进攻的步伐,以便完全控制卢甘斯克和顿涅茨克两地。为实现目标,俄军正在重新集结部队并加强军事力量。
运输外国武器弹药的
乌克兰火车站遭打击
此前有乌克兰铁路公司官员称,3日乌克兰中部和西部有六个火车站遭到攻击,14列火车被延误,基础设施被严重破坏。
对此,俄罗斯国防部发言人科纳申科夫4日通报说,俄军使用高精度远程空基和海基武器,摧毁了乌克兰境内几座火车站的6处电力牵引站,美国和欧洲国家提供的武器弹药通过这些火车站运送给顿巴斯地区的乌克兰军队。俄罗斯国防部长绍伊古4日重申,乌克兰境内出现的载有武器弹药的北约运输工具,将被俄罗斯视为合法打击目标。
亚速钢铁厂连续发生激烈战斗
在乌克兰东南部城市马里乌波尔的亚速钢铁厂,4日再次发生激烈战斗,俄军动用多种武器对亚速钢铁厂实施打击,乌克兰方面一度与亚速钢铁厂的乌方守军失去联络。
△央视财经《正点财经》栏目视频
据乌克兰媒体报道,乌克兰马里乌波尔市长博伊琴科4日早些时候称,亚速钢铁厂4日当天发生了激烈的战斗,俄军使用火炮、飞机、坦克以及军舰对乌军阵地进行打击。博伊琴科称,他们与钢铁厂内的乌克兰守军失去了联系。
守军称俄军已攻入钢铁厂
仍保持防线
不过,乌克兰人民公仆党议会党团主席、俄乌谈判乌方代表团团长阿拉哈米亚表示,到当地时间4日晚,乌方已经同亚速钢铁厂守军恢复了联系。
乌克兰极右翼军事组织“亚速营”指挥官4日晚发布视频称,亚速钢铁厂区域内已经连续两天发生激烈战斗,俄军已经攻入工厂,但是守军还保持着防线。
乌高官称冲突不会在短期内结束
乌克兰国家通讯社4日援引乌克兰国家安全与国防委员会秘书丹尼洛夫的话表示,乌俄冲突不会在短期内结束,其持续时间取决于很多因素。
丹尼洛夫同时还说,乌克兰缺乏足够的重型武器和装甲车,现在不可能通过军事行动解除俄罗斯对马里乌波尔的封锁。
“美方助乌克兰杀俄军将领”
据路透社报道,美国《纽约时报》当地时间4日援引美国高级官员的话说,美国提供的情报帮助乌克兰军队打死俄军将领。
据报道,《纽约时报》说,华盛顿向乌克兰提供了有关俄军预计行动的细节以及其他有关俄军机动司令部的细节。乌克兰将美国的帮助与它自己的情报结合起来,从而实施了造成俄军官丧生的袭击。
报道说,五角大楼和白宫没有立即对路透社记者对该报道的置评请求予以回应。
据《纽约时报》报道,乌克兰官员称,他们在战场上打死了大约12名俄军将领,而美国官员拒绝具体说明有多少俄军将领是因为美国提供的情报而丧生的。
美国国防部证实2015年以来
训练2万多乌克兰士兵
美国国防部4日证实,2015年以来五角大楼已训练超过2.3万名乌克兰士兵。
美国陆军第七训练司令部司令官约瑟夫·希尔伯特当天告诉媒体记者,2015年启动训练以来至2022年1月,“我们总计培训了超过2.3万名乌克兰士兵,他们来自17个营,11个旅,在(乌克兰)亚沃里夫战斗训练中心参加培训”。
希尔伯特说,7年来,五角大楼为培训乌克兰军方人员投入1.26亿美元。
今年1月,培训乌克兰士兵的美军人员撤出乌克兰。而后美方在乌克兰以外多地继续培训乌军方人员,教他们如何操作榴弹炮、雷达和装甲车等。
有分析师指出,俄罗斯今年2月对乌克兰发起特别军事行动前数年,美军就开始训练乌克兰士兵,反映美国政府长期以来有意对该地区施加影响、培植亲美势力。
俄乌冲突升级前,俄罗斯曾数度向美国和北公约组织“交底”“划红线”,但均被无视。俄罗斯对乌克兰发起特别军事行动后,美国、英国等西方国家持续“拱火”,向乌方提供大批军援。
根据美国国防部4月22日发布的数据,近两个月来,美方已向乌方提供大约34亿美元军事援助,包括火炮及弹药、直升机、无人机、防空导弹、反装甲导弹、装甲车等军用车辆、轻武器及弹药、雷达。
另外,美方还向乌克兰提供情报支持。白宫3月承认,美方向乌方提供“大量具体和及时”情报,涉及俄方计划和动向。《纽约时报》4日援引美国高级官员的消息报道,美军向乌方提供的俄军情报包括俄军预期行动路线、位置以及俄军移动作战指挥部相关信息。结合这些情报,乌军向俄军发动袭击,致死多名俄方高级军官。
俄罗斯外交部长谢尔盖·拉夫罗夫4月接受媒体采访时指出,美国等西方国家“拱火”,意在利用乌克兰“削弱”俄罗斯,迫使俄方妥协。他说,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实际在利用“代理人”与俄罗斯开战。
俄罗斯呼吁美国放弃实行
新制裁措施
当地时间4日,俄罗斯驻美国大使馆发表声明说,俄呼吁美国放弃实行新制裁措施这种适得其反的做法。声明中说,施压是不会达到预期目标的,卢布汇率的不断走强,证明了俄罗斯金融和经济领域的稳定性。
声明中说,俄罗斯注意到了美国一些官员关于可能对俄罗斯加强制裁措施的声明,但是建议这些美国官员多关注自己国内的事务。声明中还说,美国一些地方官员也承认了在能源领域的对俄制裁会导致能源市场的不稳定和燃油价格的上涨。
俄罗斯将举行纪念卫国战争
胜利77周年的阅兵活动
俄罗斯国防部长绍伊古在5月4日召开的电话会议上说,纪念卫国战争胜利77周年的阅兵活动将于5月9日在俄罗斯28个城市举行,约有6.5万人、2400余种军事装备和460多架飞机参与阅兵。
5月4日,在俄罗斯首都莫斯科,参加阅兵活动彩排的军用车辆从市区驶过。新华社发(亚历山大摄)
“末日飞机”伊尔-80
参加俄罗斯胜利日阅兵式彩排
新华社莫斯科5月4日电 作为今年5月9日胜利日红场阅兵式彩排的一部分,俄罗斯军机组成的空中编队当地时间4日中午从莫斯科市上空飞过。有着“末日飞机”之称的伊尔-80空中战略指挥机参加了当天的彩排。
据塔斯社报道,彩排期间,一架伊尔-80空中战略指挥机由两架米格-29战机伴飞。一旦发生核战争,伊尔-80能够充当空中指挥所,能保障俄领导人和军方对俄军的有效指挥,因此有“末日飞机”之称。一架图-95MS战略轰炸机由一架苏-35S战斗机伴飞。一架图-160战略轰炸机与一架伊尔-78空中加油机共同飞过市区上空。参加彩排的还有图-22M3远程轰炸机、米格-31新型战机以及第五代战斗机苏-57。
此外,由8架米格-29SMT战机组成的空军编队以象征俄军特别军事行动的字母Z形式飞过莫斯科市上空。
俄罗斯国防部长绍伊古在4日召开的电话会议上说,纪念卫国战争胜利77周年的阅兵活动将于5月9日在俄罗斯28个城市举行,约有6.5万人、2400余种军事装备和460多架飞机参与阅兵。
1945年6月24日,苏联首次在红场举行纪念卫国战争胜利的阅兵式。苏联解体后,俄罗斯自1995年起每年5月9日举行卫国战争胜利日阅兵式。受到新冠疫情等因素的影响,2020年的红场阅兵式推迟到6月24日举行。
美联储加息令日本经济
进一步承压
5月5日晨,美联储加息消息正式落地,一举上调基准利率50个基点。此间分析人士认为,美联储加息令日元与美元的息差进一步加大,在乌克兰危机叠加日元大幅贬值背景下,美联储加息令日本经济进一步承压。
今年以来,随着美国货币政策加速转向紧缩,日元显著走软。美联储3月开启加息周期、3月16日宣布上调基准利率25个基点后,日元贬值进一步加速。
日本经济新闻社针对世界主要货币编制的“日经货币指数”显示,今年一季度日元汇率以5.7%的跌幅排名第二,仅次于俄罗斯卢布。特别是3月以来,日元对美元汇率已下跌近15%。3月1日尚在1美元兑换114日元区间,4月28日汇率一度跌入1美元兑换131日元区间。
野村综合研究所研究员木内登英认为,美联储提速加息是日元大幅走软的最大原因。随着日元与美元息差趋于加大,日本家庭重新配置金融资产、从日元出逃的势头已引起市场关注。瑞穗银行首席市场经济学家唐镰大辅认为,真正可怕的是日本家庭突然采取抛售日元的行动。据木内分析,今年夏秋日元有可能进一步走软至1美元兑换140至145日元区间。
俄乌冲突爆发以来,能源等国际商品价格加速上涨,日元大幅贬值对日本经济的影响被进一步放大。
首先,日元大幅贬值令进口依赖度高的企业承受更大压力。日本央行数据显示,日本企业物价已连续13个月同比上涨。由于企业对提价普遍持谨慎态度,即使成本大幅上升也无法完全转嫁,企业经营面临巨大压力。有媒体调查显示,76%的公司难以应对日元对美元汇率跌破125比1的情况,94%的企业无法承受130比1的汇率。
与此同时,消费领域涨价之声不绝于耳,与石油、粮食相关的商品价格涨幅尤其显著。瑞穗研究与技术公司的估算显示,如果日元对美元汇率今后一直维持1美元兑换130日元的水平,今年日本家庭将因物价上涨增加约6万亿日元负担。
此外,日元大幅贬值令日本经常收支持续恶化。财务省数据显示,由于进口价格不断攀升,日本贸易收支恶化,经常项目顺差自去年8月起持续减少,去年12月已转为逆差。今年1月逆差额扩大至1.19万亿日元。日本经济新闻估算,今年日本经常项目或出现42年来首次逆差。
日本央行预计,企业物价上涨趋势仍将继续,4月份以后日本通胀水平或达2%。央行行长黑田东彦指出,这并非央行所期待的需求扩张型通胀。在收入没有增长的情况下,成本上升型通胀挤压普通人的可支配收入,不仅不能刺激消费,反而抑制需求,不利于经济复苏。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上月将今年日本经济增长预期调降0.9个百分点至2.4%。瑞穗研究与技术公司预测,今年第一季度日本经济将出现年率2.6%的负增长。
4月28日日本央行在结束货币政策会议后宣布坚持超宽松货币政策。有媒体评论说,基于内需疲软、复苏乏力的现实,日本央行很难有别的选择。在这样的情况下美联储提速加息,日元与美元息差进一步加大,日本经济复苏将承受更大压力。
德国总统:德国已降低对俄罗斯的
能源依赖度
新华社布加勒斯特5月4日电 德国总统施泰因迈尔4日在罗马尼亚首都布加勒斯特说,德国已降低对俄罗斯的能源依赖度。
施泰因迈尔当天到访罗马尼亚,与罗总统约翰尼斯就乌克兰局势、北约东翼安全、欧盟对俄新一轮制裁等问题进行了讨论。施泰因迈尔在会晤后举行的联合记者会上说,德国对俄罗斯的能源依赖度明显下降,对俄罗斯的石油依赖度已降至15%。
约翰尼斯说,对乌克兰提供持续支持至关重要,罗马尼亚将帮助乌克兰向第三方市场出口包括食品在内的商品。罗马尼亚希望在实现欧盟天然气供应多样化战略目标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欧盟委员会4日提交了第六轮对俄罗斯制裁措施提案,其中包括今年年底前全面禁止进口俄石油。按照欧盟规则,欧委会的提案需得到27个成员国一致同意才能生效。
美贸易逆差创新高!
据美国《华尔街日报》网站消息,美国商务部当地时间4日数据显示,由于消费品、石油和工业材料等需求强劲,3月美国商品和服务贸易逆差环比增加22.3%,达到1098亿美元,创历史新高。
据报道,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前,美国每月贸易逆差曾多年在400亿美元和500亿美元之间徘徊。
土耳其4月通胀率逼近70%,
再创近20年新高
根据土耳其统计署当地时间5月5日公布的数据,4月份土耳其通货膨胀率较上一个月增长7.25%,达到69.97%。继2月、3月之后,再创近20年通胀新高。
数据显示,与去年同期相比,涨幅最大的是交通运输类,达105.86%。食品和非酒精饮料价格上涨89.10%,家庭用品类则增长了77.64%。
当地时间5月5日,土耳其央行行长沙哈普·卡夫奇奥卢(Şahap Kavcıoğlu )宣布,央行将土耳其2022年年底的通胀预期从23.2%上调至42.8%,上调了19.6个百分点。
去年下半年以来,土耳其通货膨胀率飙升,今年3月已经达到61.14%。土耳其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此前发表声明称,持续的地缘政治风险使全球和区域经济活动存在下行风险。全球粮食安全存在不确定性、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包括能源等在内部分行业供应不足以及运输成本高企,导致全球范围内的生产成本和消费价格均在上涨。
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近期表示,土耳其将采取有效措施降低通胀率,希望通胀能从5月开始有所回落。
民调显示多数美国人对经济悲观
认为拜登政府政策不力
美国媒体4日发布的一项民意调查结果显示,美国民众对国家经济的看法为10年来最糟,多数人认为总统约瑟夫·拜登的政策有损经济,政府抑制通货膨胀不力。
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委托SSRS民意调查公司于4月28日至5月1日在全美范围内以线上或电话访问形式随机调查1007名成年人。结果显示,美国民众对国家整体情况普遍悲观,仅32%的调查对象说国家情况良好。
就经济而言,23%的调查对象认为状况良好,低于去年12月的37%,为2011年11月以来的最差结果;89%的调查对象表示自己听到过一些关于美国经济的坏消息。
根据民调结果,仅23%调查对象认为个人财务状况有所改善,多数人感到经济压力。41%称个人财务状况比一年前更糟;53%满意个人财务状况,低于2016年的66%,其中仅35%认为现在情况好于一年前。
随着汽油和食品价格飙升,63%的调查对象表示经济状况导致他们减少非必要开支、改变购物习惯,54%的人大幅减少开车次数。约33%的人表示很难找到负担得起的住房;在年收入低于5万美元的家庭中,这一比例为42%;在35岁以下调查对象中,这一比例为57%。
美国经济面临通胀高企、劳动力短缺、供应链中断、外部需求下降等多重挑战。美国劳工部4月数据显示,消费者价格指数(CPI)同比涨幅已连续6个月高于6%;3月CPI同比上涨8.5%,涨幅刷新逾40年峰值。
多数调查对象认为,这与拜登政府政策不力有关。
调查结果显示,拜登总体支持率为41%,反对率为59%。55%的人认为拜登的政策导致经济情况变得更糟,高于去年12月的45%,仅19%认为拜登政府政策改善了经济。半数调查对象认为经济是最重要的国家问题,而非俄乌冲突等事宜,多数人希望看到政府采取更多行动解决经济问题。
韩国成为首个加入北约合作网络
防御卓越中心的亚洲国家
韩国国家情报院(下称国情院)5日表示,韩国作为正式会员加入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北约)合作网络防御卓越中心(CCDCOE),并由此成为首个加入该机构的亚洲国家。韩国国情院网络安全负责人当天在爱沙尼亚首都塔林的合作网络防御卓越中心总部出席了会员加入仪式。
北约合作的网络防御卓越中心成立于2008年5月,并于当年10月获得了国际军事组织的地位。韩国国家情报院2019年提交了加入意向书,并从2020年起连续两年出席合作网络防御卓越中心主办的全球最大规模网络演习。
韩国加入该机构后,北约合作网络防御卓越中心正式会员国增至32个,包括27个北约成员国和其他5个非北约成员国。韩国国家情报院将代表韩国同各国情报机构参与机构演习和研究。
“支持尽快加入欧盟”
据德国电视一台网站4日消息,德国总理朔尔茨当天表示,德国支持西巴尔干地区国家尽快加入欧盟。
报道称,朔尔茨当天在柏林与科索沃总理阿尔宾·库尔蒂会晤后说,德国希望确保西巴尔干地区的稳定,并支持该地区国家尽快加入欧盟。他说,该地区属于欧洲。他此番表态的背景也包括对俄罗斯在该地区影响力的担忧。目前,阿尔巴尼亚、北马其顿、黑山和塞尔维亚已被欧盟列为入盟候选国。
据报道,朔尔茨还宣布今年下半年将前往西巴尔干地区访问。
报道称,朔尔茨当天还会晤了塞尔维亚总统武契奇。
拜登宣布美国新墨西哥州野火
为“重大灾害”
新华社休斯敦5月4日电 美国白宫4日发表声明说,总统拜登当天宣布美国西南部新墨西哥州持续数周的野火为“重大灾害”,联邦政府可以向该州受灾地区发放救援资金。
声明说,新墨西哥州从4月5日起发生野火并一直持续,造成“重大灾害”。联邦援助可用于为受灾民众提供临时住房和房屋维修补助,帮助当地居民和企业灾后重建等。
综合新墨西哥州政府通报和美国媒体报道,过去30天里新墨西哥州刮了24天大风,州长称半个州都有野火问题,目前仍有7处野火在燃烧。其中,北部两场大规模野火在一周多前延烧到一起,截至3日已烧毁超过16万英亩(约合6.47万公顷)土地和数以百计房屋及其他建筑,迫使约6000名居民疏散。如果北部野火本周仍得不到控制,多个城镇及超过1.5万户家庭可能受到威胁。
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4日援引气象学家的话说,今年以来,新墨西哥州约有30万英亩(约合12.14万公顷)土地被烧毁,比过去两年该州野火烧毁面积之和还要多。
美国西南地区的野火季通常在5月或6月开始,但今年由于大风、大面积干旱和植被干燥,野火季提前来临。4月下旬,美国西南部山区和平原一度有超过12处大规模野火在同时燃烧。各州中,新墨西哥州野火灾情最为严重。
美媒沉痛宣布!
根据美国国家广播公司新闻网(NBCNews)汇整的数据,当地时间4日,美国因新冠肺炎死亡的人数突破了100万,即使是对于死亡病例居全球之冠的美国来说,这也是难以想象的损失,而且进展速度惊人,距离首例确诊个案出现才27个月。
这一数字相当于美国第十大城市加利福尼亚州圣何塞市的人口,超半数人死于拜登政府就职之后。
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CDC)称,死亡人数大多是未接种疫苗的美国人,例如2021年4月至12月之间有80%如此。疾控中心的资料显示,截至2月,未接种疫苗的人因新冠肺炎死亡的风险,是接种疫苗和加强针者的20倍。
华盛顿大学医学院健康指标与评估研究所所长克里斯托弗·默里感慨称,“全美这么多人死于新冠病毒,令人震惊,这远未结束。”
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健康安全中心高级学者阿梅什·阿达尔贾博士在接受国家广播公司晨间节目《今日》时说,新冠死亡人数不必如此糟糕,应对新冠疫情的措施本可以更好。
“所有这一切都是一个教训,告诉我们一个被认为对传染病紧急情况或大流行病准备最充分的国家,即使拥有最强大的工具箱和最聪明的脑袋.....最终仍可能导致可怕的死亡人数,如果没有疫苗,这个数字会高得多……我们的状况会很糟糕。”阿达尔贾告诉《今日》。
阿达尔贾认为,一些严重错误发生在2020年初新冠疫情大流行开始时,当时美国政府选择了“逃避”而不是采取主动措施,从而使病毒抢先传播。阿达尔贾说:“最大的错误是让政客们负责应对疫情,CDC应该更加独立。”
(综合新华社、央视新闻、参考消息、中国日报网、燃新闻社会)
责编:张晓光 校对:孙洁华 制作:季宇亮
图编:尤霏霏 监制:浦泓毅 签发:潘林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