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险联社
近日,大上A股五大上市险企2022年前三季度成绩单全部出炉,市险共揽保费2.12万亿元,企前同比增长4.08%。季度
整体来看,总揽增长五大险企前三季度保费收入均实现正增长。保费其中增幅最高,同比前三季度保费收入合计4997亿元,大上同比增长9.97%。、、和分别实现保费收入5541亿元、6042.69亿元、3224.7亿元和1377.9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0.13%、2.19%、7.6%和0.9%。
分业务来看,寿险方面,各险企寿险保费增速有所分化,呈现“四升一降”态势;财险方面,“老三家”前三季度保费收入增速均高于10%,景气延续。
01
寿险增速分化 新业务价值仍承压
寿险业务方面,前三季度五大寿险公司保费收入呈“四升一降”的态势。
其中,中国人寿保费收入5541亿元,同比微增0.13%。太保寿险保费收入1897.4亿元,同比增长4.4%。新华保险保费收入1377.9亿元,同比增长0.9%。人保寿险保费收入824.65亿元,同比增长5.8%。平安寿险保费收入3552.9亿元,同比下滑2.54%。
前三季度,虽然大多数上市险企寿险板块保费收入实现正增长,但是新业务价值下滑仍是各公司不得不面对的问题。
国君非银提出,考虑到三季度各公司产品结构更加倾斜价值率偏低的理财类产品,预计上市险企前三季度新业务价值增速仍然承压,分别为:中国人寿(-15.0%) 平安寿险(-28.8%) 太保寿险(-38.4%) 新华保险(-47.3%)。
不过,随着各上市险企转型动作以及市场需求变化,未来,寿险新业务价值降幅有收窄的可能。根据各机构预测,寿险新业务价值回暖可能出现在2023年。
如开源证券非银高超团队认为,部分上市险企转型已初有成效,个险代理人队伍活动率有所提升,队伍质量有望改善,但渠道转型仍在途中,活动率及产能仍有提升空间。在银行降息、股市表现不佳的市场环境下,储蓄型保险产品吸引力提升,新业务价值有望在2023年一季度同比转正。刘欣琦团队也认为,保险公司开门红主销的年金、两全和增额终身寿等产品较好满足客户的理财需求,预计带来2023年开门红新业务价值回暖。
02
财险实现两位数增长 景气延续
财险业务方面,前三季度财险“老三家”的业绩增速十分亮眼,均维持两位数增长。
其中,太保财险、平安产险和人保财险实现保费收入分别为1327.33亿元、2220.2亿元、3810.24亿元,同步增速分别为12.53%、11.38%和10.19%。
发布行业点评认为,前三季度,财险保费收入延续高增长态势,预计主要由非车险拉动,疫情反复下车险增速有所放缓。9月汽车销量单月同比+25.7%,可见汽车产业链并未受明显影响。后续随着汽车消费支持政策与稳增长政策的持续发力,预计车险高增可恢复。且从另一角度看,疫情反复下居民休闲出行减少将带动车险出险减少,从而降低赔付率,车险盈利性有望继续提升。
此外,前三季度非车险保费同比增长13.6%,其中9月单月同比增长24.9%,主要由农险高增35.3%带来。今年以来,公司核保趋严主动压降高风险低价值业务,经营绩效持续提升,叠加迄今为止无超预期大灾(21年巨灾对公司赔付率贡献约1pct),全年综合成本率有望大幅改善实现承保盈利。
此外,中国人保还率先披露了前三季度业绩预增的公告。公告称,经公司初步测算,预计今年前三季度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28.53亿元至238.91亿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增加20.78亿元至31.16亿元,同比增长10%至15%。
对于业绩预增,中国人保表示,今年前三季度集团保费收入快速增长,业务结构更加均衡;进一步加强风险管理和内控机制建设,强化承保风险选择,不断提升理赔精细化管理水平和服务能力,实现归母净利润同比增加。